寬帶欲更"寬",專利當更"強"
喜劇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以笑料迭出的故事情節受到觀眾熱捧。在旅途中,徐朗多次因網絡故障導致收郵件失敗的橋段更是讓人笑不可支。徐朗收郵件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無線網絡屢屢出現故障。而在現實中,這一現象也非常常見。中國何時才能建立起快速、穩定的寬帶網,讓用戶能自由自在地翱翔網絡世界?
日前,國務院發布“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方案指出,相關企業要在國際范圍內加強寬帶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專利布局、專利預警、海外維權和爭端解決,提升企業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的能力,并加強光通信、寬帶無線通信、下一代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新技術研發。據了解,“寬帶中國”戰略旨在改善和提升用戶上網體驗,重點推進寬帶網絡優化和技術演進升級,使寬帶網絡服務質量、應用水平和寬帶產業支撐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順利實現“寬帶中國”的目標,離不開關鍵技術尤其是光分配網(簡稱ODN)技術、內容推送分發網(簡稱CDN)技術以及移動寬帶技術的支撐。它們對“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實現“寬帶中國”目標的有力推手。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國內企業除了在移動寬帶的部分技術擁有一定數量的專利申請外,ODN和CDN領域關鍵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仍然較少,還面臨較大的專利風險。針對這種狀況,專家建議,國內企業應加強寬帶領域關鍵技術的創新,并在國際范圍內加強專利布局,只有專利更“強”,寬帶才能更“寬”。
光分配網:讓網絡更加智能
“寬帶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固定寬帶用戶達到4億戶,農村行政村通寬帶的比例超過98%。光分配網是在國家骨干網和消費者之間建立物理寬帶網絡連接的關鍵技術。
“光分配網是光纖接入網絡體系的重要一環,它連接著位于終端的光線路終端和位于局端的光網絡單元,是骨干網的帶寬資源分配和光通信終端信息傳送的橋梁。”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郝傳鑫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光分配網技術并不能直接促進帶寬提升,但是它對于光接入網的規模化部署發揮著重要作用。
對于郝傳鑫的看法,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芳也非常認同:“光分配網是實現寬帶中國的支撐性技術,也是確保中國寬帶不斷提升水平的關鍵因素。沒有智能光分配網技術,就無法形成國家骨干網到千家萬戶信息消費者的物理寬帶網絡連接。”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研究院知識產權經理劉寧芳一直關注寬帶領域的專利申請。他通過專利檢索發現,自2008年起,我國光分配網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2012年的申請量達到56件,但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應用領域,基礎性專利數量不多。
“光分配網技術的關鍵就是引入電子標簽對光纖進行標識。國內企業雖然在電子標簽上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專利申請,但基礎性專利大部分為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企業所擁有。”郝傳鑫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電子標簽基礎性專利申請數量不多,國內企業在這方面面臨一定的專利侵權風險。
對此,郝傳鑫建議,國內企業應該在光分配網應用技術上加強研發,布局更多專利,同時鞏固電子標簽技術專利,以便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內容推送分發網:讓網絡傳輸更快
要使網絡內容傳輸速度更快、更穩定,順利實現“寬帶中國”戰略中提升用戶上網體驗的目標,內容推送分發網在網絡構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劉芳介紹,內容推送分發網技術不僅可以使用戶就近取得所需內容,還能解決網絡擁擠的狀況,并提高用戶訪問網站的響應速度。
“內容推送分發網可以實現網絡加速,能夠解決服務器負載能力過低以及帶寬過少而導致的網站打開速度慢等問題。比如,用戶在觀看高質量的網絡視頻時就需要內容推送分發網技術的強有力支撐。”郝傳鑫向記者介紹,內容推送分發網技術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其市場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預計新一代內容推送分發網能夠實現網絡資源的調配,為用戶提供諸多定制服務。此外,云計算、大數據等業務的興起,也使得網絡對內容推送分發網有了更多新的需求。
我國在內容推送分發網研發方面起步較晚,初期發展緩慢。劉寧芳介紹,從2009年起,我國內容推送分發網專利申請呈較快增長趨勢。2012年,我國內容推送分發網技術的專利申請量為70件,自2013年年初至今,專利申請量已達到71件。
“雖然國內企業在內容推送分發網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增長較快,但與國外企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內容推送分發網技術的基礎研究、前瞻性研究上,研發實力較弱。此外,國內內容推送分發網市場普及率非常低,服務專業化水平還有待提高。”郝傳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內容推送分發網技術最早在國外出現,并且國外企業已進行了專利部署,國內企業在該領域基礎技術方面同樣面臨較大專利侵權風險。郝傳鑫認為,國內企業應該在這個領域的應用創新、增加服務種類、細分服務上加強專利布局,同時通過專業的內部團隊或外部資源對本領域的專利及時進行監控及預警,以便盡早規避和應對專利侵權風險。
移動寬帶:讓寬帶速率更高
“寬帶中國”戰略若想順利實施,離不開光纖固定寬帶網,但移動寬帶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移動寬帶技術是通過便攜設備提供無線高速互聯網訪問的技術,沒有移動寬帶技術,用戶無法在移動狀態時接入到互聯網。”劉芳向記者介紹。
“國內企業在移動寬帶方面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專利申請,如在適用于手機通訊的無線寬帶技術WiFi、WiMax(全球微波互聯接入)領域,作為LTE(長期演進)、UMB(超移動寬帶)和WiMAX解決方案的基礎技術——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和MIMO(多輸入多輸出)技術,我國企業也有一定專利積累。”郝傳鑫介紹,TD-LTE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技術,國內企業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專利申請。
據了解,在移動寬帶領域,國內企業面臨的主要專利風險是作為產業標準的多個專利池,如IEEE802.11、IEEE802.16專利聯盟,以及北電網絡公司在OFDM和MIMO這兩項關鍵網絡接入技術上擁有的多件專利。此外,由于無線寬帶技術必要專利的專利權人比較分散,而且專利收費難度比較大,所以在應用領域主導全球制造業標準的中國企業,可通過部署大量的應用專利在產業鏈上、下游占據有利地位,同時做好專利預警。
“在移動寬帶領域,目前,國內企業通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利實力,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在國際范圍內加強專利布局。企業只有練好‘內功’,才能更好地防范專利風險,與強勁的對手在世界舞臺上競技。”劉芳表示。(知識產權報 記者 馮飛)
13-09-23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
|